青海剛察:實施“三項工程”建設 全力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見行見效
中新網青海新聞5月23日電(周海峰)近年來,剛察縣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把教育引導未成年群體健康成長作為深化平安剛察建設重要任務,以實施“三項工程”建設為先導,有力推進黨委牽頭、政府保護、司法保護、學校保護等層級法定職責落細落實,全面織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多位一體“呵護網”,有力推動做未成年人成長引路者、權益守護者和夢想筑夢者工作行穩致遠。
實施“責任保障”工程,構建一體化組織體系。構建閉環組織領導機制。建立由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38個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構建起縣、鄉鎮、部門、村(社區)層級架構,實現上下協同聯動、高效運行的工作體系。構建實體化工作平臺。成立縣級未保中心1個、鄉(鎮)未保站5個、村級未保點31個、社區“兒童之家”8個、創新“格桑花”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室,配備工作督導員7名,村(社區)設立兒童主任39名,實現工作力量配備全覆蓋。構建規范化制度規范。持續推進動態監測、強制報告、調查評估、聯席會議、從業查詢等協同機制建設,形成黨政負責、民政牽頭、部門協作、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新格局。并在各學校創推“法治輔導員”工作機制,全面助提學校法治建設水平。目前,經摸底縣轄在冊未成年人10625名,其中:在校學生7289名、幼兒園在冊1472名,小學在冊4075名,中學在冊1742名。
實施“風險防控”工程,構建多層級保護體系。健全長效常治機制。建立結對幫扶聯絡制度,縣委主要領導、分管縣級領導帶頭關心過問、帶頭認領任務、帶頭實地幫扶。加強未成年人監護人責任意識,向監護失職父母或監護人印發漢藏雙語《督促監護令》《家庭教育指導令》等,讓父母、監護人盡到對未成年子女的管教監管責任,對部分重點幫教對象父母開展沉浸式家庭教育。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一人一檔案、一人一對策、一周一聯系”工作機制,組織縣未保辦、政法部門、鄉鎮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干部、村(社區)網格員、法律顧問、調解員、社會治理工作隊、民警等資源力量,采取動態走訪、家庭回訪等方式,全力配合家長共同做好未成年人健康教育。村(社區)依托“雨露計劃”等,實現困境未成年人求助全覆蓋保護,從源頭上預防流浪、留守、輟學兒童和涉命案發生。健全問題線索摸排機制。依托“四包四聯”“游牧警務室”“交所巡合一”“警格+網格”等“楓橋經驗”本地化模式,加強線索摸排梳理,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合法權益的各種違法犯罪行為,2023年以來涉及未成年人各類犯罪呈現低發案態勢。健全治安綜合治理機制。轄區內15所中小學幼兒園實現封閉式管理、專職保安員、一鍵式報警、護學崗“四個100%”,校園及周邊常態化開展“護學崗”行動,上下學高峰期實行民警定點執勤和武裝巡邏,實現對“人、車、物”等治安基礎要素的全程感知、在線管理。在校園周邊賓館酒店、酒吧網吧等娛樂場所常態化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有力維護校園內外治安環境持續安全穩定。
實施“多元普法”工程,構建多元法治教育體系。創新校園法治宣傳模式。依托校園主陣地,每年利用“開學第一課”,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轄區民警、司法工作人員,開展形式多樣的警示教育、以案釋法、安全演練等專題講座,教育引導未成年學生樹牢法治意識、培育法治信仰。創新多元普法教育模式。依托“法德直通車”“法律十二進+”“百名政法干警法治大宣講”“情景劇+模擬法庭+法治講堂”等載體,開啟未成年人多元普法宣傳新模式。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開展線上校園法治宣傳活動47場次、流動性法治宣講活動21場次,走訪未成年人重點家庭161戶,排查各類問題線索11件。創新常態普法教育模式。持續深化法治副校長進鄉鎮、村(社區)專題巡講、縣委政法委、縣婦聯、團縣委、縣婦計等部門“護航未成年,普法進校園”等主題宣傳活動。重點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較多、農牧區中小學校、幼兒園及發生性侵案件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督力度,不斷健全完善預防性侵害、校園欺凌等制度規范。2024年第一季度,司法部門向教育系統提出司法建議4條,縣未保辦、婦聯、衛生等部門提出合理設置性教育課程建議2條。(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