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發現:異地搬遷政策在多民族“三交”方面呈正向趨勢
中新網青海新聞3月9日電(薛南)青海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9日發布信息稱,異地搬遷政策的實施,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簡稱“三交”)方面呈現正向趨勢,通過異地搬遷,原本難以接觸外界的偏遠山鄉,與其他鄉村居民匯聚一起生活,擴大了原本狹小的人際交往范圍,增進了多民族相互交流、交往,促進彼此之間合作。
作為西北地區的新疆、甘肅、青海三省區,幾乎涵蓋了地球上除海洋、熱帶雨林之外的多數自然生態環境。社會人文生態方面,以漢族為主體,更有眾多的少數民族聚居區。
多年來,國家在新甘青三省區實施了大量異地搬遷項目,產生了諸多的異地搬遷鄉村。這些異地搬遷鄉村的搬遷過程、社會發展與運行、人群應對情況、對移出地和入遷地的影響如何,以及是否發生了返遷、回遷和重遷乃至情況如何,都亟需學術界的關注。
據介紹,本次調研基于青海民族大學關丙勝教授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項目《新世紀以來新甘青三省區異地搬遷鄉村調查研究》,在新疆和甘肅兩省區各選擇10個、在青海省選擇6個異地搬遷鄉村作為田野調查點,主要圍繞20多年來新甘青三省區異地搬遷鄉村的基本狀況如何,如規模、類型、人口數量、地域分布、特點、政策支持以及與其他地區異地搬遷鄉村的異同之處;搬遷時間與鄉村、個體適應對比,不同代際人群對異地搬遷的態度和適應對比,不同年齡人群對遷移的態度和認同對比;由異地搬遷認知人口遷移研究中如入遷、返回、回遷、重遷等基本概念的提出和厘定;異地搬遷鄉村社會文化變遷特點如何;通過地區對比呈現三省區異地搬遷中的經驗和不足。
本次調研歷時24天,團隊成員由青海民族大學教授、新疆師范大學教授及研究生組成,研究對象是甘肅武威、瓜州等地的4個村莊,新疆的若羌、且茉、民豐、于田、葉城、莎車、尉犁、兵團三十一團等地的6個村莊。研究方法上秉持了標準的人類學的定點田野方法,同時結合了移動的田野方法。觀點上將生物學、經濟學領域的演進博弈理論深入運用到人類學研究的分析框架內。
調研發現,異地搬遷政策的實施,遷入地的各種基礎設置完善,生活環境良好,這使得牧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改善,生產方式由單一生產模式換變為多種生產模式,比如由原本單一的畜牧業變為農業、制造業、服務業、實體經濟等。同時后代子女的受教育環境、水平均有明顯變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及表達能力明顯提升。
調研還發現,遷出地與遷居地之間最遠的有1200公里距離,最短有100公里距離,但仍有少數55歲至65歲的牧民,仍然眷戀著生活過的山村,因此選擇在遷居地放牧,定期奔波往返兩地之間。
據了解,自2013年以來,關丙勝教授逐步組織團隊開展了與地方社會變遷、移民鄉村社會、遷移游牧人群等領域的研究。帶領11人參與4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請、研究和結項工作,現已完成3項成果結項,1項目前正在進行中;組織團隊8人次申報省部級、廳局級科研項目6項,目前已經結項4項,內容涉及游牧社會、漢人社會、異地搬遷、邊境社會等。孵化學術團隊成員的學術論文、學位論文以及研究著作撰寫,已發表核心期刊論文5篇,一般期刊論文7篇。(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