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樂都:感受一座城市文化基因的生成與綻放
中新網青海新聞9月13日電(李小英)在青藏高原東麓的溫柔懷抱中,隱藏著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寶庫——樂都。
這座擁有四千多年歷史的古城,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更是河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今日的樂都,因那燦爛的文物古跡,深厚的文化底蘊,濃郁的民族風情,旖旎的自然風光,已經成了一座聞名遐邇的寶藏小城。
樂都,歷史淵源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地處青海省湟水河流域中下游,是河湟文化的主要承載區,也是海東市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素有“文化大縣”美譽。作為河湟文化的璀璨明珠,樂都見證了隴右文化與河湟文化的交融交匯,也用實際行動真情講述耕讀文化和彩陶文化的價值與內涵。這座城市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展現出獨特的魅力與風采。
從南涼故都遺址到鳳山書院,從柳灣原始社會墓地遺址到享譽中外的“高原小故宮”瞿曇寺,每一處都鐫刻著歲月的痕跡,訴說著往昔的故事。柳灣彩陶聞名于世,譜寫著遠古先民對祖先的贊頌、對生活的謳歌;瞿曇寺氣勢宏闊,透露出故宮般的皇家氣派。還有南涼故都遺址、鳳山書院、河湟碑林、西來寺等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瞿曇寺花兒會、“九曲黃河燈陣”、洪水“火龍舞”等享譽省內外的藝術瑰寶,南山射箭、北山跑馬等獨特的地域名片,無不聲色俱全地詮釋著這里悠久的歷史和綿遠的記憶。
非物質文化遺產燦若繁星、意味深長,見證著樂都這座千年古城綿延不息的文明傳承。作為文化之城,樂都擁有10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每一項都承載著樂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歲月賦予每一座城市獨特的印記和質感,在四時的光景中默默變換著不同的景致。除去古跡,樂都還有山川風物,四時美景。溪流縱橫、蜿蜒曲折,重巒疊翠、風光秀麗,四時朝暮,陰晴雨雪,山嵐云霧,都帶有神秘的靈氣。峰崖奇秀的水峽、倉家峽和充滿神話色彩的老鴉峽魯班亭等名勝古跡,吸引著無數省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自然風貌、人文風情交融薈萃、互相影響,形成“河湟古都 人文樂都”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
在這30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同生活著漢、藏、蒙、回、土等多個民族,28.66萬樂都人民心手相牽、守望相助,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這種多民族融合的特色,讓樂都的民俗文化更具韻味。刺繡、花兒、高蹺等民間藝術形式,以其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展現了樂都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土暖鍋、軟兒梨、尕面片、攪團、麻食兒、散飯、搓魚兒、貓耳朵、酸奶、甜醅、釀皮、焪洋芋、狗澆尿、疙瘩、焜鍋饃、馓子等美食也別具一番風味,巧妙傳遞著地域文化的魅力。
傳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一直以來,樂都區始終堅定文化自信,在傳承歷史文脈中激發創造力,在塑造城市文化中提升軟實力,讓文化滲透城市肌理、融入群眾生活、賦能城市發展,更好展現“河湟古都 人文樂都”獨特魅力。樂都區也先后榮獲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單位、全民健身活動優秀組織獎、中國書法之鄉、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全國旅游重點村等稱號,城市競爭力、影響力和吸引力持續增強。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源流深者,光瀾必章。深邃的時光在樂都這座充滿歷史與文化底蘊的古城留下厚重的文化積淀,凝結成所有樂都人共同的鄉愁。近年來,樂都區以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為引領,依托樂都山有魂、水有靈、文有脈的資源稟賦,逐步完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規劃、不斷加大資源統籌整合力度,深入挖掘樂都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持續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推動鄉愁文化資源向創意經濟轉變。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如今的樂都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城市變遷突飛猛進,路網通達阡陌縱橫,高鐵進城串聯內外……放眼望去,高樓林立、鱗次櫛比,一河清波、滿城綠意,古今交融,一座生機盎然的現代化新城正在30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加速崛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樂都這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蘊,開放城市精神,創新文化思維的現代化新城,將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帶給更多人驚喜與感動。(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