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媒青海尋訪之旅:讓過去擁抱未來
中新網西寧7月11日電 題:伊媒青海尋訪之旅:讓過去擁抱未來
作者 潘雨潔 馬銘言
撒拉爾故里民俗文化園中,傳統中式的四角青瓦屋檐下,木制雕窗上精美的樹葉、花草圖樣栩栩如生,伊朗記者們駐足觀看,舉起相機更換角度仔細拍攝。
7月7日—7月12日,由伊朗聲像組織、邁赫爾通訊社等7家伊朗媒體組成的記者團在青海省與中央駐青及青海當地媒體組成聯合采訪團開展實地采訪。此行中,采訪團探民俗、賞“非遺”、訪高校,感知青海多元人文魅力。
循化縣地處黃河岸畔青海東部,是中國撒拉族的發祥地,域內撒拉族人口占比達65.2%,還同時居住著其他多個民族。9日,記者團前往該縣體驗撒拉族建筑民俗文化。
圖為伊朗記者團成員在撒拉族傳統民居中。馬銘言攝
“伊朗也有很多木建筑,來到這里,讓我想到哈馬丹省的‘木匠之都’。”伊朗聲像組織記者埃勒哈姆·阿貝迪尼說:“我一邊采訪,一邊搜索中國多元民族文化的相關內容,覺得兩國有諸多相似之處,讓我產生了更大的動力深入學習。”
撒拉族庭院內,籬笆墻用喬木、灌木條編制而成,墻體中空、冬暖夏涼。小樓上層為臥室、客房,樓下為倉庫、畜圈,內部陳設古樸簡單。院子中央種植果樹、牡丹,四下時聞鳥語。
輕撫籬笆外墻,看著屋內的老式“土炕”,一種熟悉的親切感油然而生,將德黑蘭時報記者賽義德·阿巴斯·阿迦伊帶回了“奶奶的時代”。
圖為伊朗記者團探訪撒拉族傳統民居籬笆樓。馬銘言 攝
“類似這種‘磚床’,奶奶每年冬天都要燒煤加熱,睡在上面。”他說,小庭院、舊時樓,一件普通家具開啟“記憶隧道”,“我就像站在當下中國和過去伊朗的‘十字路口’。”
拉面展示館中,通過培訓技能、打造品牌、延伸產業鏈,成千上萬循化拉面人離開家鄉、開拓視野、增長收入的故事,引發記者們的關注與興趣。
法爾斯通訊社記者扎赫拉·哈吉·穆罕默德·易卜拉欣·德黑蘭尼說:“中國的飲食文化很深厚,特色食品產業讓不同的民族一起工作、生活,這種友好和諧的氛圍與伊朗相似。”
在海東市河湟新區青繡數字化經濟總部,技法精湛的土族盤繡、色彩明艷的湟中堆繡、貴南藏族婦女服飾上盛開的“繡花”、蒙古族羊毛氈花朵琳瑯滿目,令記者們應接不暇。
圖為伊朗記者在青繡數字化經濟總部內拍攝青繡產品。馬銘言 攝
青海民間傳統刺繡簡稱“青繡”。近年來,土族盤繡、湟中堆繡、貴南藏繡等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青繡”已成為推動青海廣大農牧區婦女傳承弘揚傳統文化、就業增收的重要技藝。
制作車間內,土族繡娘們高歌一曲,歡迎遠道而來的記者團。“數千年前,中伊物產交流中就有絲織品。”聽說青繡曾在阿爾達比勒省展出后,伊朗外交部公共外交中心代表阿里·哈迪盧表示,青繡代表著傳統與新潮的碰撞,在今天依然可作為兩國民間交流的載體。
10日,記者團到訪中國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青海省留學生數量最多的高校青海民族大學,參觀校史館,與該校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師生交流。
“中伊都是文明古國,在漫長歷史中,彼此的文化互相輻射、影響。”阿里·哈迪盧表示,希望未來尋找契機,以大學為橋梁互派留學生,推動兩國青年互動往來。
“當今世界,各國都在文化中‘尋根’,認同自己的身份、知曉我們應該以怎樣的面孔屹立于世界,是一個民族獨立、自信的基石,也是前進的源泉。”阿里·哈迪盧認為,基于此一致性,中伊兩國應攜手合作,加強古老文明交流互鑒。(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