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變“藍海” 青海海晏光伏發電綠了草原富了民眾
中新網西寧7月24日電 題:沙地變“藍海” 青海海晏光伏發電綠了草原富了民眾
作者 李雋 馬學良
“通訊柜電壓電流正常。逆變器運轉正常,無異響。線路正常,無破損,連接正常。”
高原夏日,每隔十幾天,劉光耀和王海新都要到青海湖畔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子河鄉尕海村的光伏發電站檢查設備運行發電情況。
圖為技術員在光伏發電站檢查設備運行情況。馬學良 攝
作為海晏縣興輝光伏扶貧有限責任公司的技術人員,劉光耀和王海新每個月要過來兩三次,檢查變壓器、逆變器、通訊柜等設備是否正常運行,電壓電流是否正常,以保證發電站正常運行發電。
“今天上午的發電量還可以,一臺逆變器已經轉換60度電,一共有37臺逆變器,一上午就能轉換出2000多度電。”劉光耀指著主控電腦告訴記者。
圖為技術員在查看近期發電情況。馬學良 攝
光伏扶貧電站位于尕海村的尕沙窩地區,占地面積52畝,是2018年下達該縣的“十三五”村級光伏扶貧項目,總投資1214萬元,總規模1.9兆瓦,采用地面光伏結構,共配置1個2兆瓦方陣,1個10kV開關站,主要用地為荒草地。項目產權歸屬海晏縣12個村集體所有。
在光伏電站大門口,一張老照片展示了這里原本的樣子:一片片沙化地讓草原顯得斑駁不堪。而現在,這里已經長出了高低不一的綠油油的小草,走在成排的光伏板中間,風也變得小了。
圖為技術員查看設備運行情況。馬學良 攝
“我們這的尕沙窩風大、土地沙化嚴重,植物很難生長。光伏電站建成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你看這草長得多好。不但改善了我們的居住環境,還讓我們的村集體累計增收近70萬元。”尕海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扎西拉布特旦說。
說起光伏電站的好處,尕海村的村民們打開了話匣子。
“光伏電站修到這,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既能照顧家里也不耽誤放牧,每年能多收入1萬元。”尕海村村民索南達日杰說。
原來,索南達日杰因為母親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要常年吃藥,導致生活困難。在村“兩委”的幫助下爭取到保潔員的工作,有了固定收入,他們的日子慢慢好了起來。
馬應貴是尕海村村民,今年54歲,患有糖尿病,干不了重活。一直在家里待著,沒有收入。今年初,他來到光伏電站當了值班員,每個月有4000元的穩定工資。
“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早上圍著光伏電站轉一圈,檢查圍欄有沒有破損,牛羊有沒有鉆進來。來客登記、防火防盜,都是我的工作。”馬應貴說。
除了這些,馬應貴每天兩次到主控室把發電量拍照發到“天威海北項目運維群”,以這種形式報送每天的發電量。
“截至目前,電站5年累計發電量1717.86萬千瓦時,結算電費1315萬元,向3個鄉鎮12個村分配收益資金1064萬元。按照資金管理辦法,電站凈收益的60%為村集體經濟,凈收益40%主要用于設置公益性崗位。”海晏縣興輝光伏扶貧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經理喬淵杰介紹,5年來,項目通過8個公益性崗位,安排長期穩定光伏公益性崗位42名,支出光伏收益資金378萬元,脫貧勞動力月增收1500元。安排動態調整臨時性公益性崗位63名,支出光伏收益資金71萬元,脫貧勞動力月增收940元。
“現在脫貧攻堅戰已經取得全面的勝利,但是我們給村集體和村民的分紅是不會少的,只要電站還在產生效益,我們就要按照規定給他們分紅。讓群眾多一份收入是我們的初心,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是我們的動力。”喬淵杰說。(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