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縣開創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
中新網青海新聞9月5日電(蘇榮)近年來,海南州共和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堅持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州縣委工作要求,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深化文明實踐、文明培育、文明創建,探索出一條又一條具有共和特色的經驗路徑,傳播出一個又一個新的共和故事,繪就出一幅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新畫卷。
文明實踐“接地氣”,傳播新思想
該縣鞏固提升傳統陣地,充分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相結合,利用黨員活動室、文化大舞臺等,建立固定的宣講活動場所;將理論宣講與共和特色文化和農牧區不同實際相結合,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賢孝、“三句半”、彈唱等形式進行宣講,讓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透、聽得清。
該縣發揮鄉村廣播站作用,制作“李書記”喊話短視頻,以群眾便于理解、接地氣的青海話形式循環播放與廣大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依托“共和融媒”微信公眾號等開設“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等專欄,積極轉發黨的相關政策要點、法律法規等知識;創新打造龍羊峽鎮“360書記直播間”、恰卜恰鎮“主播加油站”等,讓理論宣講從“紙面”走上“云端”。
此外,該縣以“傳統節日+文明實踐”,激發新活力。以春節、元宵節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為載體,開展“賞年畫·過大年”等各類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節日文娛慶祝活動,豐富居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參與感。
“第二季度的積分兌換馬上開始了,大家再多多參與一些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爭取多點積分,兌換禮品。”自2023年共和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積分制工作開展以來,總是能看到居民群眾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左手提著垃圾袋,右手拿著垃圾鉗,積極投身志愿服務活動中,“德治+積分獎勵”的新模式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普遍認可和好評。
文明培育“學標兵”,迸發新活力
30余年間行走在青藏高原上的電影放映員許國強、“退休不休息”、熱心為群眾排憂解難的老黨員楊興林、20年傾心守護普氏原羚的老書記南新友、用手中的筆將家鄉故事融入青海記憶的文學愛好者趙久蓮……他們感人肺腑的事跡,散發出向善向上的光芒,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集中體現了共和縣思想道德建設的豐碩成果。
先進典型是鮮活的價值觀、有形的正能量。共和縣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在全社會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持續唱響“好人文化”品牌。全縣共有2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1名,青海好人1名,青海省崗位學雷鋒標兵1名,青海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2個,“共和好人”39名。
禮敬有德之人,讓正能量無限量。共和縣廣泛開展關愛好人活動,每年定期組織看望、慰問各級道德模范等典型,鼓勵他們繼續發揮模范作用,用善行義舉引領文明新風,在全社會倡樹“德者受尊、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
文明創建“惠民生”,引領新風尚
共和縣結合網絡熱點,創作改編童謠《共和創城 我們一起來》、策劃拍攝《文明養犬 “寵”愛有方》《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等一系列創城短劇,播放量達51000余次。此外,為積極營造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氛圍,激發群眾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熱情。該縣開展以“同創文明城市,共享文明成果”為主題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路演宣傳。
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手拿“小紅旗”,縣創城辦工作人員化身文明勸導員,對沿街店鋪“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學生、老黨員志愿者等對隨地吐痰、闖紅燈等行為進行勸導,引導大家自覺遵守文明行為規范。
此外,共和縣以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體系為重點,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國旗下的講話、中華經典詩詞誦讀等主題實踐活動。同時加強鄉村少年宮陣地建設,豐富拓展農牧區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和思想道德建設平臺。
共和縣始終把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作為弘揚時代新風的重要抓手,從文明城市到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一系列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開展,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社會公共秩序明顯改善、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高、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增強。
目前全縣縣級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共計141個,五星級文明戶18640戶,創建率達51.2%。(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