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化堅強電網的“四大基礎”
【推廣】
當前,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演化呈現時間跨度長且不確定性強的突出特征,高質量統籌能源電力安全保供和清潔低碳轉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過渡期中的多目標協同至關重要。新型電網是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的核心平臺,圍繞骨干網架建設、各級電網協同、信息技術驅動和數智發展賦能等方面,持續夯實其四大基礎,是打造數智化堅強電網的關鍵抓手。
一、加強特高壓和超高壓骨干網架建設,即以大能源觀為引領,立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源需求和能源資源稟賦特征,持續完善適應多能源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靈活調度要求的骨干網架,夯實數智化電網建設的物理基礎
一方面,持續完善骨干網架格局,充分發揮特高壓電網的能源配置平臺價值。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開發規劃的要求部署,堅持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先進煤電、特高壓通道“三位一體”,全力做好基地外送和電網發展格局研究,將華北、西北主網架向沙漠基地延伸,完善西北、東北主網架結構,加快構建川渝特高壓交流主網架,支撐跨區直流安全高效運行。另一方面,要統籌好電網與可再生能源規劃,加強常規電源及網架結構配套建設的協調,優化可再生能源開發布局、規模及時序。結合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電網安全運行、裝備技術水平等因素,科學規劃集中式、分布式能源發展,支撐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的廣泛靈活接入。優化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等靈活調節電源規劃配置,增強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力。持續提升跨省跨區輸電能力,實現可再生能源資源在更大范圍配置,提升消納利用水平。提升分布式電源并網管理水平,提升交易管理質效,對并網服務流程和并網運行技術要求實行差異化管理,引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優化布局。
二、推動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即以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源荷互動”平衡模式為目標,優化各級電網發展節奏和布局,提升承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外送消納能力、多直流饋入能力、分布式新能源并網能力等,實現輸電網、配電網與微電網的靈活互濟、協調運行
一方面,推動實現結構清晰、功能明確的各級電網架構。建設、擴展和完善特高壓骨干網架,優化500(750)千伏電網,實現合理分層分區,提高重要斷面輸送能力,完善220(330)千伏電網,圍繞負荷中心逐步形成雙回路供電和環網結構,提升供電能力和可靠性水平,實現靈活可靠供電,并加快構建水火風光資源優化配置平臺,提高清潔能源接納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各級電網對各類創新要素和資源匯聚融合的支撐能力。隨著能源系統向能源互聯網演進,要發揮數字產業與能源電力產業深度耦合優勢,依托市場機制優化等方式,激發各類資源和創新要素互聯互通,同步加強數據共享和價值挖掘,建設能源大數據中心和能源工業云網,拓展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綜合能源服務、智能微電網、虛擬電廠等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
三、實現“大云物移智鏈”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全面驅動,即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實現源網荷儲各環節各類主體的信息共享和能力互補,充分釋放其間所蘊含的巨大效率效益空間,有力貫徹落實全面節約戰略,以更加高效的方式打造數智化堅強電網
一方面,全方位提升大電網的調度控制能力。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能夠實現對海量新能源設備的電氣量、狀態量、物理量、環境量、空間量、行為量的全方位感知,并通過大數據分析與智能決策,有效提升新能源發電出力預測精度、運行調控智能水平、運行維護能力,確保新型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要建立多時間尺度、廣地域范圍、快響應速度的復雜大電網仿真平臺,構建全景可感知,全局可控制,主網、配電網、分布式微電網有效協同的調度控制體系。另一方面,以數字化水平提升助力新能源友好并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新能源云等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對新能源發電數據科學分析和合理利用,有效促進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發電的科學規劃、合理開發、高效建設、安全運營、充分消納。依托綠電交易平臺,支撐綠電交易業務,滿足市場主體的綠電消費需求,激發市場主體參與綠色電力交易的熱情,有效支撐“雙碳”目標實現。
四、堅持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即以數字化轉型為基礎,以智能化發展為手段,以綠色化發展為目標,實現以科學供給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的合理需要
一方面,電力可以全面反映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和發展訴求,堅持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將帶動能源領域實現價值的全面躍升,體現出更為突出的數據價值、服務價值和平臺生態價值。基于數字技術對能源電力系統的全面改造和賦能升級,在電力與經濟社會系統的數據交互共享中,圍繞電力大數據運營、5G與地理信息時空服務、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場景創新應用等實現數據對新產品新模式的帶動。立足從資源提供者到服務提供者的深刻轉型,電力將推動形成更加開放柔性的能源互聯網發展環境,催生數據整合商、運營零售商、綜合服務商、金融服務商等新的市場主體,提供基于信息增值的系列能源電力服務,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互動化的需求。在此基礎上,推動形成能源工業互聯網、電碳資源綜合配置平臺等全新產業生態,全面激發電力的平臺生態價值。以數字化轉型開放包容的電網運營體系將在關鍵環節實現內外資源有效聚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業務的高效協同互動,激發電網發展新模式新業態的涌現。
另一方面,將從經濟社會的更廣維度,實現更加高效的供需協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效的先行保障和服務能力。持續加強縱向源網荷儲各環節、橫向電熱氣冷氫等各品種能源的協調程度,滿足各類電力設施便捷接入、即插即用,多措并舉支撐可再生能源發電安全運行和有效消納。同時,通過經濟社會各領域發展現狀、趨勢和突出訴求與電力領域的實時互動,可推動數智化堅強電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引領者。
【實踐案例】
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
國家電網公司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力扛起能源骨干央企責任擔當,全力投入并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布局,積極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建成“十縱十橫兩環”高速公路快充網絡,覆蓋高速公路5萬余千米;建設運營全球覆蓋范圍最廣、服務能力最強的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截至2023年8月,智慧車聯網平臺在為超過1160萬用戶綠色出行提供便捷智能的充換電服務。平臺不斷提升開放共享能力,推動充電運營商互聯互通,為車主提供智能推薦、站(樁)導航、即插即充、無感支付、電池安全監測等充電服務,實現“一個APP走遍全中國”。通過挖掘智慧車聯網平臺海量“車樁網”數據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充電運營商提供建站規劃、運營分析、智能運維等大數據服務。依托智慧車聯網平臺建設負荷聚合運營系統,為各類充電設施提供參與綠電交易、需求響應、電網輔助服務市場的渠道。
國網福建電力建成多元清潔能源互濟互補供應體系
▲福建南平松溪縣光伏發電站
國網福建電力依托于省內齊全的清潔資源品類,形成水、核、風、光多元清潔能源互濟互補的供應體系,成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2022年,福建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發電量占比分別達60.3%、54.5%,分別高出我國均值4.1個、12.9個百分點,并連續多年保持清潔能源100%消納。
江蘇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
▲江蘇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
該工程起于長江南岸蘇州引接站,止于北岸南通引接站,通過2回敷設于管廊中的GIL穿越長江,隧道全長5468.5米,GIL總長34.2千米,工程投資48億元。該工程采用“緊湊型特高壓GIL+大直徑長距離水下隧道”穿越長江,代表了特高壓輸電研發、電工裝備制造、深水隧道施工等領域的國際領先水平,大幅提升了華東電網的受電能力。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該工程起點為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落點為河南省駐馬店,設計輸電能力800萬千瓦,輸電線路長度1578千米,工程投資223億元。該工程創下多項世界第一:首次大規模輸送以新能源為主的電能、首次進入海拔3000~4000米地區建設施工、首次研發應用升級版的特高壓輸電技術、首次采用800千伏換流變電站現場組裝方案。
深化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應用
▲國網重慶電力能源大數據中心
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已快速融入各行各業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中,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資源之一。國家電網公司發揮“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深挖能源領域數據蘊含的潛在價值,推動國網河南、重慶、寧夏、新疆等公司持續深化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應用,強化能源領域大數據集成融合,提升能源數據匯聚共享能力,為各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可靠的能源數據支撐。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