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石榴籽家園”創建覆蓋面達到86%以上
中新網青海新聞9月19日電(趙正珍 李雋)近年來,海北州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著力點放在加強基礎、凝聚人心、匯聚力量上,努力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探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民族工作新樣板,有效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截至目前,全州創建“石榴籽家園”72個,覆蓋率達86%以上。
海北州組織成立州縣兩級黨委推動主體責任落實五人工作領導小組,健全完善州級領導重點承諾推進制、“一把手”負總責制、州級領導干部“1+10”聯系基層服務群眾制度,制定印發《關于在新起點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高質量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施意見》等配套文件,明確思路、落實責任,形成黨委主導、政府負責、各方參與、齊抓共管的創建體制,為鞏固和維護各民族團結和諧的良好局面提供基礎保障。
該州出臺全省首部《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條例》,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以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具有海北特色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治理方式,做到民族地方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先后組織召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動員大會、工作推進會、經驗交流現場觀摩會等,高標準、多層次、全領域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向人文化、大眾化、實體化轉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了新成效,黨在民族地區的執政基礎不斷夯實。
海北州持續深化“四史”“五觀”宣傳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增強各族干部群眾“三個離不開”“四個與共”“五個認同”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加強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和社會宣傳教育,廣泛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十三個一”和“十二進”等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扎實開展“滴灌式”“精準化”宣傳教育“四大工程”。深入挖掘絲路精神,充分利用西海郡、北向陽古城、峨堡古城、崗龍石窟寺等134處文化遺址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常講常新、深入人心。
該州始終注重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增進一體、維護一統,著重在打造“共居”軟環境、激發“共學”正能量、增強“共事”凝聚力、創新“共享”新載體上謀思路、出新招,不斷優化互嵌式社區環境,將“石榴籽家園”創建范圍創新延伸到村。
同時,加強同毗鄰地區的產業協同,擴大與山東等地區的互惠合作,推進海北與全省及內地經濟、文化、人員雙向交流,在共建產業園區、勞務輸出、異地辦學、支醫支教等方面深化合作。與甘新蒙4省區8市州簽訂《民族團結進步跨區域聯創共建合作協議》。山東省直20多家單位與海北州建立結對關系,援青4市26個縣(市、區)與海北30個鄉鎮、162所學校建立幫扶關系,四縣每年組織160名學生參加異地高中班,每年組織30余名各民主黨派和宗教人士雙向交流,有力推動了兩省人緣相親、文化相通、守望相助。
海北州積極以可視化的表達樣態呈現團結奮進、和諧發展的民族符號,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海北州數字化展館、“時代楷模尕布龍紀念館”“兩彈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學院、青海湖生態博物館等一批中華民族視覺形象工程,電影《牧民省長尕布龍》在全國上映并獲“五個一工程”獎,編排舞劇《那時,金銀花開》、話劇《金銀灘》,打造情景黨課《永不褪色的金銀灘》《草原之子寬卓太》《祁連忠魂》《祁連戰歌》,進一步豐富了宣傳教育載體和實踐基礎。(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