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互助塘巴村:蔬菜產業聯農帶農 留住“源頭活水”
中新網青海新聞8月12日電 題:青海互助塘巴村:蔬菜產業聯農帶農 留住“源頭活水”
作者潘雨潔
八月中旬,走進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臺子鄉塘巴村向隆農民專業合作社,村民們正三兩圍坐、相互配合,熟練、快速地將綠油油的大蔥剝皮、綁捆、打包。
“大蔥都是合作社從附近的各個鄉鎮收購過來的,集中發往甘肅定西等地。”塘巴村黨支部書記段應財對記者說,“這里人手最多時,能有一百多人。”
“向隆合作社是在東西部協作資金的支持與私人注資下成立的,可以自主運營,也可以和塘巴現代蔬菜產業園合作聯營,共同供應下游訂單,模式是非常靈活的。”青海省委組織部公務員一處三級調研員、互助縣臺子鄉塘巴村第一書記陶海峰介紹。
近年來,塘巴村建設現代蔬菜產業園,集源產地、訂單化生產、精深加工、保鮮貯存、“一站直達配送”、電商營銷于一體,以村集體經濟成立的青海美蔬達農牧有限公司,將產業園分揀車間、加工車間、冷庫貯存各部分從“單打一”變“多線并聯”經營。
60歲的靳成武在產業園內負責運輸、分揀、打包蔬菜等工作。“打包好的菜供給縣里的學校、事業單位食堂,我每天能掙將近兩百元,離家只有兩公里,上班很方便。”2023年,產業園階段性用工累計達1100人次,發放務工工資10.17 萬元,“聯農帶農”效應明顯。
“蔬菜經紀人”深入周邊村莊農戶的零散田地,收購的新鮮蔬菜運從田間地頭拉到產業園,經過冷鏈儲存、分揀打包等粗加工環節,集中發往下游市場。
“‘蔬菜經紀人’其實就是村里最早倒騰蔬菜的人,他們熟悉外界市場、有銷路優勢。”段應財告訴記者,塘巴村種菜歷史長、基礎深厚,“為了提高產量、搶占農時、賣個好價格,2003年,村里一部分人先搞起了小溫棚,有了育苗的概念,之后慢慢增加種植種類。”
經過逐年擴建改造,目前全村260余間溫棚全部承包給農戶,以產業園為核心培育起的蔬菜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各環節全鏈條,最大程度地吸引、留住了村里的勞動力。
曾經承包小溫棚的村民,赴外地學習種植技術、對接客源、引進新品種,成了蔬菜經紀人。
“跟過去比,我們現在菜品種類豐富了、土地升值了、村民的觀念變化了。”段應財說,“大家跟土地的聯系更緊密,相信留在村里照樣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我們理解的‘鄉村振興’,不是光看眼前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找準長遠發展的方向,不斷夯實產業基礎。”陶海峰說,“跟土地托管模式不同,我們的發展思路是讓村民有依托,多方參與、共同致富,留住人才,才是留住了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
近日,由青海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組織的“黨旗輝映新征程 實干篤行在一線”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海東站)舉行。中央駐青媒體、省垣主流媒體記者重點關注基層黨建對海東市鄉村振興、生態保護、民族團結進步等工作的帶動促進效應,總結特色亮點經驗,開展文圖視全方位、多角度、分階段的宣傳報道。(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