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樂都:農耕文明源遠流長
中新網青海新聞8月14日電(陳彥兵)一條東去的河流,攜帶著遠古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流過青海、流過樂都,這條河流叫湟水河。一條西來的古道,馱載著文明的種子、異域的風情,經過青海、經過樂都,這條古道叫絲綢之路(南道)。
她地處廣袤的河湟谷地腹地,北枕巍巍祁連山,南依濤濤湟水河。這里鐘靈毓秀、人杰地靈,崇文重教、物皋民豐。這里,是河湟古都·人文樂都。
農耕乃衣食之源、人類文明之根。農耕文明是千百年來各民族生產生活的實踐總結,是一座城市的血液和根系,也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動力源泉。作為文化之城,早在4000多年前樂都就已進入了農耕文明,而這第一縷農耕文化的星火,就被生活在依山傍水之地的柳灣先民點燃。
陶器是人類適應定居生活的產物,同農業的產生和發展息息相關。柳灣遺址出土的彩陶,作為原始社會重要的生產生活工具,其豐富多彩的精美紋飾是古人在長期的漁獵、農耕生產活動中俯察天地,感悟自然的樸素認識,展現了遠古農業以及原始社會人類物質生產生活的狀態,加之出土的粟粒谷物和各類農耕農具,充分說明當時的樂都地區就存在繁榮的農耕文明。
可以說,依柳灣遺址而建的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中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樂都歷史文化的濃縮。農耕文化的傳承,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大眾架起一座了解樂都的橋梁。
公元前111年,中央王朝始置護羌校尉,其后又置西部都尉,府治落都(今樂都),統領河湟事務,中原漢人開始移入湟水谷地,進一步推動了樂都的農業生產。漢宣帝時期,趙充國在湟水流域駐兵屯田,把先進的生產耕作技術、生產工具和農作物不斷帶入河湟地區,極大地促進了當地農業發展,自此農業成為樂都的基礎產業。唐開元年間,曾在樂都設隴右節度使,轄治12州,使樂都成為西北政治經濟中心。中原移民和河湟地區原住民在生產生活方面相互交融,河湟地區種植業和養殖業發展迅速,油坊、糖坊、酒坊等手工業開始興盛。到了宋代,著名歷史學家司馬光更是在《資治通鑒》中這樣描述絲綢之路的盛況和隴右地區的繁榮,“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
經過千年的沉淀和積累,到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全縣總耕地面積35.57萬畝,糧食年產量1779.95萬公斤。
1953至1957年,國家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全縣掀起了農業合作化高潮,耕地達到68萬畝,糧食年均產量達5084萬公斤。1981年至1985年,以城臺鄉為試點的生產責任制在全縣展開,1985年糧食總產量達到7664萬公斤,蔬菜面積達到9390畝,各類瓜果總產量260萬公斤,樂都開始以盛產水果、蔬菜聞名全省,蔬菜產量曾一度占到全省的四分之一。此后,樂都群眾在山川溝峁縱橫的地形地貌中因地制宜種植糧油、蔬菜、果瓜、藥材等多種作物,奠定了全省農業生產主產區之一的地位。
從有據可查的原始社會至今,樂都始終保持農業基礎地位,形成了農業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基礎深厚的農耕文明,為加快樂都農業現代化進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先發優勢、提供了經驗啟示。
河湟大地,田疇沃野,阡陌縱橫,壟上飄香。踏足樂都這片希望的土地,每一處都洋溢著自然的韻律,土地里長出的文化,如靜水流深,深深滋養著這座城市的精神氣質和價值內涵,光輝燦爛的農耕文明在這里綿延不斷、生生不息……(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