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都蘆花見聞:搬出深山,小產業帶動大發展
中新網青海新聞8月9日電(賴娜)“人挪活,樹挪死。黨的政策好,我們搬出深山后,愁人的水電路難題現如今都解決了。”今年已經87歲的蘆花鄉牙合村村民李積德做夢也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
蘆花鄉原地處樂都區下北山地區,土地貧瘠、交通不便,山高路陡、溝壑縱橫,吃水靠挑、交通靠走是真實的生活寫照。
自然環境給蘆花鄉的發展帶來了天然限制,長期以來都存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困局,2018年,蘆花鄉在省、市、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實施了整鄉易地搬遷項目。
搬遷后,為帶動搬遷婦女就地就近就業增收,蘆花鄉黨委政府積極探索“扶貧+青繡”的產業模式,開辦蘆花鄉青繡加工車間和展銷中心,打造“訂單—生產—銷售”一體化產業鏈。
“這些繡品都是我們一針一線繡出來的,純手工的作品。大家現在看到的頸椎枕里面,添加了葛粉、桂枝、白芍、黃麻、炙甘草、干姜、大棗、清半夏、首烏藤、鉤藤、丹參、茯苓、伸頸草等中藥材,有助于解肌舒筋、安神活絡。”在蘆花鄉青繡展銷中心中,43歲的秦存連正坐在輪椅上對著直播間的網友介紹繡品。
“2008年的一場變故讓我的生活脫離了原來的軌跡,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我通過自身的努力,找到了熱愛的刺繡,生活也越過越好。”秦存連說。
像秦存連這樣的殘疾繡娘,蘆花鄉還有15位,她們都通過勤勞的雙手“編織”著屬于自己的幸福夢。
青繡加工車間和青繡展廳的創辦,將“指尖技藝”轉變成“指尖經濟”,解決了群眾就業難題,幫助搬遷群眾拓寬了就業渠道、增加了勞務收入。目前,蘆花鄉共開辦2期觀摩學習班,6期訂單式培訓班,培養出繡娘200余名,銷售收益達33.8萬元。
蘆花鄉黨委政府先后組織50名繡娘們遠赴江蘇、湟源、互助、民和、平安學習技術,在培訓班中也引進國家級精微繡傳承人手把手指導教學,讓繡娘們在家門口接受培訓,提升技能。
“目前,蘆花鄉蘆盛青繡已有30名繡娘實現了居家靈活就業,平均每人每個月有1000元左右的計件工資補貼家用。婦女們要操持家務、贍養老人、養育兒女,可以方便她們照顧家庭。”青繡負責人王興安說。
蘆花的繡娘有漢、藏、土等民族,各民族的繡娘在長期地交流學習中不斷融合,使得青繡作品既有河湟文化的底蘊,又富有民族特色。藏族繡娘的繡品沉渾厚樸、精致華麗,呈現在民族特色服飾上艷麗奪目;土族繡娘做工精細、富麗繁復,盤繡的繡法質樸細膩;漢族繡娘的繡品博采眾長、富有生命,極具觀賞價值。
蘆花的繡娘平均年齡超過50歲,其中還有一位71歲的老人。“現在老了覺少,閑著也是閑著,能跟大家一起做點針線活,我特別開心。”東嶺村王玉英老人說道。時值71歲高齡的她,依舊眼不花手不抖,穿針引線得心應手。
“小小的”青繡產業正蘊含著脫貧致富與鄉村振興的“大”作為和“大”發展。時代浪潮滾滾向前,見證著搬出深山的蘆花鄉從無到有的漫長歲月,也訴說著產業興旺騰飛的故事。(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