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媒體團考察“熱貢藝術之鄉”
中新網青海黃南9月15日電 (潘雨潔 馬銘言)“城市應該像一道彩虹,豐富又和諧,混合在一起又可以調出新的顏色。”15日,尼泊爾坎蒂普爾報業《周六增刊》編輯迪帕克·薩普科塔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尼泊爾有100多個少數民族、120多種語言,第一次中國行,帶給我很多觀察和靈感。”
當日,在青考察的尼泊爾媒體團一行來到熱貢藝術發祥地、青海省歷史文化名城同仁市,在郭麻日古堡、熱貢畫院等地考察當地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圖為尼泊爾媒體考察團一行參訪同仁市熱貢畫院。馬銘言 攝
熱貢藝術是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發祥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務河畔的熱貢地區,主要指唐卡、壁畫、堆繡、雕塑等繪畫造型藝術。
“在郭麻日古堡內,我們看到了住在百年老宅里、畫著唐卡的年輕人。唐卡在尼泊爾非常流行,我們也有相似的畫院。”尼泊爾-中國媒體論壇主席、世界新聞理事會協會秘書長克瑟爾·什雷斯塔說。
他介紹,尼泊爾手工藝產品包含地毯、唐卡、刺繡、首飾等,多為民眾自發制作、規模較小,政府或NGO組織提供訓練課程,缺乏固定、集中的制作場所和統一經營模式。
“而我們在青海看到,傳統手工業由政府投資、企業經營,對各地產品統一回收、展示、銷售,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有效地保護傳統文化、創造就業崗位,這種做法對我們很有啟發。”克瑟爾·什雷斯塔說。
圖為尼泊爾媒體考察團一行參訪同仁市郭麻日古堡。馬銘言 攝
“同仁市的文化氣息無處不在,加德滿都被稱為‘寺廟之城’,與這里感覺很像。”《廓爾喀日報》主編希瓦·庫馬爾·巴特拉伊說,“尼泊爾人熱愛自己的文化,但人口老齡化、年輕勞動力流失的嚴峻現實,讓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陷入瓶頸。我們必須為年輕人提供充分的成長空間,吸引他們返回故鄉。”
“在青海,我常常會思考傳統保護的問題,這不僅包括對建筑、藝術、文化的保護,更不應該丟掉的是傳統價值觀。”克瑟爾·什雷斯塔認為,孝敬父母、尊師重道、眷戀故鄉....。.不論在哪,這些樸素品質都應代代相傳,“守住多元傳統,讓年輕人‘向下扎根’,國家發展才能‘向上生長’。”他表示。(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