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顯示:起始于青海的黑頸鶴遷徙路線主要有三條
中新網西寧4月30日電 (記者 李江寧)30日,記者從青海省林草局獲悉,該局歷時3年多在青海省跟蹤了82只黑頸鶴開展遷徙研究,通過對回傳的66萬個位點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獲得了青海省黑頸鶴詳細分布圖及遷徙路線,表明起始于青海省的黑頸鶴遷徙路線主要有三條。
據青海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介紹,第一條起始于青海省的黑頸鶴遷徙路線為模式標本產地青海湖及周邊區域(海北州門源縣亂海子、祁連縣央隆、海西州天峻縣天棚濕地和烏蘭縣金子海)、玉樹州東南部及隆寶灘繁殖的黑頸鶴前往西藏林芝的雅尼濕地、巴松措和易貢措等區域越冬。第二條為祁連山北麓青海區域的黑頸鶴前往拉薩林周縣雅魯藏布支流的澎玉年曲流域、雅魯藏布江沿岸日喀則年木鄉進行越冬。第三條為黃南州黃河沿岸濕地、果洛州希門措等區域繁殖的黑頸鶴遷往云南昭通大山包越冬。
圖為基于衛星跟蹤的青海省黑頸鶴遷徙路線圖。青海省林草局供圖
同時,青海省林草局經過連續調查研究,掌握了甘肅鹽池灣和新疆阿爾金山2個繁殖種群遷徙過程中都經過青海停歇后,最終飛往西藏林周區域進行越冬的情況。
黑頸鶴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是唯一一種生活在高原上的鶴類,也是鶴屬鳥類中認識最晚的一個物種,目前全球種群數量在17000只左右。
圖為黑頸鶴。青海省林草局供圖
據介紹,2022年開始,青海省林草局聯合北京林業大學黑頸鶴研究團隊、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通過衛星跟蹤并結合動物生態學中的標記重捕法等研究方法,對青海省分布的黑頸鶴等3種鶴類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結果表明,青海省分布有黑頸鶴2616只,較10年前增加了1400多只。其中465只為旅鳥,在青海省季節性停歇一段時間后飛往甘肅繁殖,其余2151只為青海省夏候鳥,在青海省繁殖棲息。
記者了解到,青海省林草局在開展青海省黑頸鶴調查研究的同時,還對遷徙經過青海的蓑羽鶴和灰鶴進行了衛星跟蹤研究。結果顯示,蓑羽鶴在青海時空分布規律為:秋季遷徙路過青海,路線固定,僅作短暫停歇,集群數量10萬只左右;春季僅在海南州局部區域有20只左右的小種群停留。
灰鶴在青海的時空分布規律為:春秋兩季都有2萬多只的灰鶴遷徙經過青海省海西州,夏季有零星個體與黑頸鶴非繁殖個體混群活動,但未發現有繁殖對和筑巢,冬季有少許家庭群在青海西部越冬。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顯示:蓑羽鶴全球數量約23萬只、灰鶴約50萬只。據青海省林草局專業人員介紹,隨著這兩種鶴類的全球種群數量和分布的不斷增加和擴大,在青海省的數量和分布都有擴大的可能,未來該局將進一步加強深入研究,全面掌握兩種遷徙和類在青海的分布格局。(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