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曲藝專家研究群眾文化七十載:雖有困難卻樂在其中
中新網3月9日電 題:青海曲藝專家研究群眾文化七十載:雖有困難卻樂在其中
作者陳宗淇
“以前我一個人拿著照相機和錄音機就跑到青海各地的農村和牧區,收集一些青海民間文藝表演的影、像、音資料”石永說。石永曾在青海省群眾文化館工作,退休后擔任青海省群眾文化館副研究館員,目前已91歲高齡。
圖為石永在校對樂譜。陳宗淇攝
青海作為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聚居地區,地方曲藝和民俗表演形式豐富多樣,石永在青海群眾文化研究領域從業70余年,他對青海省各類曲藝、傳統民俗文化等領域頗有研究,曾參加并編輯國家級地方曲藝著作三本,個人編輯省級著作十余本。
雖有困難卻樂在其中
石永研究青海群眾文化,七十年如一日,他覺得這份工作其樂無窮,“我20歲成為一名音樂教師,那時我便開始研究地方曲藝,最有趣的是把這些曲藝轉化成書面的音符,雖然在這份工作中會遇到困難,但我能從音符中找到樂趣。”
受限于當時設備,許多地方曲藝錄音的詞和調并不清晰,要想把那些曲調分辨校對再整理成冊,難度極大,所以石永和團隊只能親自拜訪那些說唱者。
石永的拜訪過程也充滿趣事,“有一次到大通縣的一個農戶家里,我以為是他們不熱情,后來細想,可能是‘禮’不到位,后面經過在他家里吃喝暢聊,構建起了感情,才把這個工作完成的,后來他們也主動給我們提供幫助。”石永說。
至今,石永依舊在自家的一方書桌上研究著青海地方曲藝,“我經常邊哼著調子去調整音符,校對過后才敢轉換成電子版。”石永在采訪中向記者介紹起不同類別的地方曲藝時,還哼起小調示例。
圖為石永在采訪中翻閱書籍并哼唱。陳宗淇攝
群眾文化研究要到基層
“河南的河洛大鼓、江蘇的蘇州評彈、上海的鑼鼓書等,都有一套成熟、系統的表演體系,而青海民間的藝術門類雖然很多,但一直沒有專業的表演體系,所以更多則是散落民間,所以要求我們的研究者深入民間‘一竿子插到底’。”石永如是說。
石永介紹,青海平弦、越弦、西寧賢孝等是青海民間百姓生活中的說唱表演,表演者不要求有觀眾,更多的則是茶余飯后的即興發揮,“老百姓們將其當作娛樂活動來消遣,若遇紅白喜事時,也會自發組織進行表演。”
石永回憶,1986年,石永及其團隊前往玉樹藏族自治州的牧區采集調研資料,路途偶遇大雪封山,“大雪遮蓋視野,道路兩側是懸崖,那一段路走得膽戰心驚,幸運的是大家都平安走過那段路,還采集到豐富的資料。”石永說。
石永提倡群眾文化研究要到老百姓家,他認為要到老百姓身邊,感受那種氛圍,“青海地方曲藝的表演在民間具備很高的認可度,做群眾文化研究要到他們身邊去感受,身臨其境去體驗其中的藝術美感,群眾文化研究就能做好。”
群眾文化具有社會教育功能
“平弦、賢孝所演奏的內容多為孝親敬長、弘善懲惡,這些曲藝的演奏更具備勸化人心的社會教育功能。”石永說。
由于青海地方曲藝的分散性以及即興表演的特點,各年齡段的人能在家里就感受到這種曲藝表演所帶來的快樂。以河湟地區的皮影戲為例,一個故事就是一集皮影戲,數十個充滿正能量的故事橋段才構成完整的河湟皮影戲體系。
石永說。“小孩在長大過程中多少會接觸到地方曲藝,久而久之,孩童們會被曲藝說唱中的那些好故事、正能量所感染,所以我說群眾文化具有社會教育的功能。”
石永回憶起這70余載研究群眾文化的路程,感慨道:“我們一起工作的那些老伙計都已作古,現在就剩我一人。我退休后的20多年間,單位如果有需要我也會盡力去協助,這是我干了一輩子的事情。”(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