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雪域高原鄉村振興發揮保險作用 ——中國平安在西藏那曲比如縣開展“牦牛險”的背后
【推廣】
牦牛對于西藏的農牧民來說,無疑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然而,俗語有言,“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一旦疫病或天災來襲,農牧民幾乎沒有抵抗之力,受到的打擊也堪稱毀滅性。如何破解這一亙古難題?近日,記者從中國平安集團了解到,自2023年平安產險在西藏那曲比如縣開展藏系牛養殖保險(俗稱“牦牛險”)以來,短短一個月時間給全縣5000多戶牧民、16萬頭牦牛打上了帶有二維碼的耳標,拍上照片,每一頭牦牛都擁有獨一無二的“身份證”,從此,它們將被精細管理,被保險牢牢守護。
西藏那曲,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是全國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下轄1個區和10個縣,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的比如縣,在藏語中名為“母牦牛的部落”。那曲市政協委員、平安產險西藏分公司那曲中心支公司總經理丁偉超告訴記者,藏系牦牛屬野外散養,如果沒有牲畜耳標、“牛臉識別”等科技化手段來建立牦牛的身份識別,很難解決農險承保過程中道德風險防范難、騙保問題嚴重、理賠信息核實困難等痛點。“為了實現牦牛的精準識別,我們需要將一枚帶有二維碼和數字的特制耳標釘在牦牛的耳朵上,植入該頭牛的身份、地理位置等信息。同時,用平安愛農寶App實現拍照和系統記錄,一頭牦牛,分別擁有牛頭、牛全身、耳標三張照片。一旦牦牛發生意外死亡,只要資料上傳齊全,理賠款最快24小時內到賬。”作為世界五百強企業和中國排名第一的險企,丁偉超對中國平安的服務很有信心。
在丁偉超看來,開展“牦牛險”最難的地方是在極端工作條件和限定時間內,為散落在野生環境下的投保牦牛打上耳標。“那曲年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高寒缺氧是常態,一般人來了可能連一天都待不住。由于牦牛每天7點至19點均在野外食草,聚集難度大,僅在春夏之交的配種時才會下山,我們必須在牦牛下山的一個月內,為所有投保牦牛打上耳標。在西藏地區,通往每個村的道路往往都是非鋪裝路面,一次單程拜訪,常常需要交替使用駕駛汽車、騎摩托車、騎馬等方式才能前往農牧民家中,有時一天的時間都不夠。截至2023年7月31日,我們實現耳標打釘率為93.1%,共計完成了牦牛耳標打釘19.3萬片,拍照并上傳檢驗照片39.3萬張。”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丁偉超笑言,“看起來簡單的‘保險’工作,其實更像是提心吊膽地闖關冒險,跟取經一樣難。”
丁偉超和同事走遍了比如縣的10個鄉鎮、172個行政村,挨家挨戶去宣傳推廣、查驗標的和收取保費。據悉,牦牛險屬于政策性農業保險,我國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實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一份牦牛險的保費是150元,保額為5000元,其中由農戶自繳6%,剩余的94%則由中央、自治區、地級市、縣四級政府財政補貼。“我們咬緊牙關,秉承‘越遠的地方,越需要我們’的信念,不遺漏一戶牧民,爭取做到應保盡保、應賠盡賠、應賠快賠,就是要把國家惠民的好政策落實到‘最后一公里’,讓群眾相信保險的力量。”丁偉超坦言。
一枚小小的牦牛耳標,背后體現了數字金融和科技金融的成果。一方面,平安產險積極開展防災減損、風險減量服務,通過平安愛農寶App向農牧民發送氣象預警信息、在冬季來臨前,還提醒牧民進行風險巡防,協助儲備草料,減少牲畜的死亡概率。另一方面,通過大數據手段,發現苗頭性和隱患性問題,即刻采取有效手段,最大程度減少農牧民的經濟損失。“今年1月,我們發現有個村子的牦牛發生疫情傳播速度很快,當時生病的牦牛有236頭,我們第一時間向相關部門匯報,并采購藥品聯系獸醫進行及時干預,最后死亡牦牛只有100多頭。”丁偉超自認為干的都是“分內事”,卻收獲了錦旗和感謝信。
最讓丁偉超驕傲的是,“許多藏族同胞視牦牛為‘家人’與‘圖騰’,每頭牦牛都擁有自己的藏族名字,很多藏族農戶可以叫得上家中每一頭牦牛的名字。通過牦牛險,給它們打上耳標,相當于是用一個保護的形式,讓它們完美地走完一生。有了這個保障,牧民們能更安心地放牧生活,我們所有的付出就都有意義了。我們和牦牛、和草原,所有的生命依靠在一起,這才有了我們永遠的家園。”
實際上,牦牛險只是平安產險在比如縣提供的其中一項服務內容,他們還為藏系牛、藏系羊、青稞、油菜、馬鈴薯及農房等6種政策內標的提供風險保障。在未來的設想中,他們還在謀劃商業性農業險、溯源險等特色農業保險,真正發揮保險的“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真正幫助農牧民“旱澇保收”。(本報記者 陳建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舉報郵箱:jubao@chinanews.com.cn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總機:86-10-87826688